典型引路│小团队撬动大平台——青岛农交平台织就覆盖全域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网”

2025-07-14 888

典型引路:在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国有企业肩负重任。青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团队迎难而上,以创新和实干盘活乡村资源,用行动诠释国企担当,为时代发展贡献力量。

典型引路1-5.jpg

试点之始: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是盘活乡村资源、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2023年11月,青岛市成功入选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州)试点名单,面临“3个月完成系统开发、6个月实现镇街全覆盖”的艰巨任务,青岛农交平台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需要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等一系列复杂工作,以确保平台能够按时上线并稳定运行。

现实之困:农村基层认知存在重重藩篱

在基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规范化意识非常薄弱。个别镇村干部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和镇村干部对进入平台规范化交易存在消极抵触情绪,规范化工作推动困难较大。如何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化意识,推动平台的广泛应用成为摆在青岛农交平台团队面前的重要难题。

1-.jpg

破壁之战:小团队展现大能量

一是制度先行,奠定坚实基础。面对重重挑战,青岛农交平台团队首先着手制度建设。制定了49件规章制度和操作指引,初步构建了“六统一分”的规范交易模式,为平台的顺利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数字赋能,打造高效平台。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青岛农交平台团队迅速投入系统开发工作。2024年2月,青岛农交平台上线试运行,实现了与多个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部署全链条电子化操作流程。三是四级联动,完善运营体系。按照市、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交易运行,形成“全市一个交易平台、市—区(市)分级交易、试点全域覆盖”的交易空间格局。四是陆海联动,拓展交易品类。将海域使用权、渔港、渔船等涉农海洋产权与资源纳入交易目录,实现了陆海涉农产权与资源的统一流转交易。五是深入基层,赢得广泛认可。截至目前,青岛农交平台团队累计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业务专题培训会333余次,累积培训5000余人次,其中:组织区(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培训会12次,赢得一致认可。

1-1.jpg

焕然之变:破壁之后的乡村蝶变

在青岛农交平台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6月30日,建成覆盖全市7个涉农区市、93个镇街、6000余自然村的服务网络,累计完成挂牌5684项,成交3395项,成交额17.41亿元。为村集体增收1.78亿元,节支0.51亿元,效益总额2.29亿元。

1-2.jpg

青岛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逐步打破了城乡之间的资源壁垒,促进了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下步,青岛农交平台将持续推动这支“小而美”的团队用数字化钥匙打开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破难攻坚,打造农村产权“青岛样板” 谱写乡村振兴“美好华章”。